1. 番禺院区/
  2. 海珠广场院区/
  3. 盘福院区

020-84427034

周震:援疆路上“种植”希望

发布时间:2025-04-30 11:28:03

“一朝立志两地缘,万里离家助疆繁。”转眼,周震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到喀地一院口腔科的援疆工作已接近尾声,在医院的一年,不仅让他喜欢上了这个西北边陲城市,也在工作中取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这段经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挥专业能力 助力技术革新

初到喀什,周震发现喀地一院在口腔种植领域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专业设备也较匮乏,当地难以推行先进的种植技术。因此,许多患者不得不外地就医,引入新技术势在必行。

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将口内扫描仪引入喀地一院。

周震认为,口内扫描仪改变了传统取模方式因繁琐、不适而容易产生的误差,从而影响后续治疗。口内扫描仪能快速采集口腔数据,即时生成口腔三维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医生可以直观地向患者展示口腔现状,包括缺失牙齿的位置、周围牙齿及牙槽骨状况,让患者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口腔情况。

同时,借助专业软件,模拟种植导板引导下种植体植入的虚拟效果,向患者展示种植治疗后的预期效果,让患者提前看到未来牙齿的形态,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除此之外,对于牙槽骨条件差、需要植骨的患者,周震引入最新的自体骨骨柱技术,利用患者自身骨组织制作特殊的骨柱,更有利于骨结合。使更多患者能够以较低成本接受高质量的植骨治疗,为喀地一院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典型医案剖析 成长步履铿锵

 

在众多诊疗案例中,25岁的女孩小诺让周震印象深刻。原来,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小诺在实验室不慎摔断门牙,这对要参加重要面试的小诺来说,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

▲图丨患者术前照

 

小诺的唇侧骨板厚度仅0.5毫米,且属于“薄龈生物型”的高风险病例,传统种植需要7-9个月周期,且存在牙龈退缩风险。对于小诺的情况来说,更棘手的是喀什地区乃至整个南疆都缺乏义齿加工中心,传统临时义齿需送到乌鲁木齐制作,且耗时长达两周。

 

▲图丨临时牙

 

为此,周震决定打破常规,实施基于根盾理念的即刻种植手术,并同步进行即刻修复,为小诺手工制作临时牙冠,进行固定的修复。

 

 

治疗过程中,周震运用急诊数字化设计流程,将口扫仪获取的三维数据上传至广州-喀什远程协作平台,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数字化中心实时设计个性化根盾手术导板。在种植导板的精确引导下,将种植体植入理想位置,同期进行骨粉植入,促进种植体与牙槽骨更好结合,确保种植体稳定性,为4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做准备。

2小时后,手术完成,小诺可以戴着与天然牙无异的临时牙冠参加面试,她悬了半个月的心终于落地。

 

▲图丨完成最终修复

 

“这个案例不仅是根盾技术与数字化导板的成功结合,更展现了援疆医疗‘技术平移+模式创新’的双重价值。”周震表示,当微米级精度的数字化工具跨越 4800 公里落地边疆,它所承载的不仅是一颗牙齿的修复,更是对 “医疗公平” 的生动诠释。无论身处何方,每一个患者都拥有基于精准医学的高质量治疗。

 

秉持授人以渔 践行薪火相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老而智慧的谚语,深深烙印在周震心中。他深知,人才培养对于当地口腔医疗事业长远发展,犹如基石之于高楼,至关重要。

 

“我相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改变,所以从小事做起、从改变每个人做起。”周震首先从医护人员相对薄弱的方面入手,组织专项培训,从口腔种植基础理论知识、复杂病例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到种植手术精细操作技巧,周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辅助检查结果解读、病历讨论会、现场演示和模拟操作,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种植技术,持续提升他们的临床诊疗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仅熟练掌握常规口腔种植手术操作流程,甚至能独立处理复杂病例。

“援疆工作不仅限于日常医院诊疗,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传播到基层,让更多人受益。”周震道。

 

 

援疆的时间里,周震积极参加各类义诊活动,在喀什地区各乡镇与社区,为大家详细讲解口腔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同时现场亲自演示正确刷牙方法,耐心纠正错误习惯,只为提升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

周震表示:“唯有群众重视口腔健康并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切实预防口腔疾病。”随着参与义诊活动次数的增加,活动覆盖地域持续拓展,喀什地区群众的口腔健康观念逐步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关注口腔问题。

提高口腔种植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普及基层医疗……一年来,喀什地区口腔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每一次诊断、每一台手术、每一次教学,周震用自己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技术,关爱着每一个患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喀什地区这片广袤土地上,书写了一段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援疆故事。

“如果需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为喀什的口腔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虽然周震的援疆任务即将结束,但对喀什的关注和对口腔医疗事业的热情永远不会消退。未来,周震将以自身为桥梁,在学术交流、技术协作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喀地一院的发展、为喀什地区百姓的口腔健康做出贡献。

 

供稿:健康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