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番禺院区/
  2. 海珠广场院区/
  3. 盘福院区

020-84427034

邱小玲:两度赴疆 一片赤诚

发布时间:2025-04-30 11:00:46

两度从珠江江畔奔赴南疆热土,需要什么样的热情?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邱小玲,用手机相册里两张跨越5年的照片给出了答案。

 

 

一张摄于2020年3月,喀地一院前,即将开展援疆工作的她身着红衣,笑容略带忐忑;另一张定格在2025年1月,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前,身后“祖国万岁”和“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的标语鲜红夺目,笑容坚定从容。

两次援疆之始,她都留下了影像,也记录下了自己作为一名医者,报效祖国、医疗援疆的赤子情怀。

 

从“拓荒”到“精耕” 技术生根 仁心破局

2020年春,邱小玲作为广东第九批援疆医疗队成员,来到喀地一院口腔科担任主任,正式开展援疆工作。初到科室,她很快察觉到,这里的医疗资源与内地有较大差距,医疗设备、药品储备有限,医疗技术水平也亟待提高,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先进技术在这里扎根。”一年间,她借助后方医院党委和喀地一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先后引入橡皮障隔离技术、显微镜技术、显微根尖手术技术、机用镍钛预备技术、热牙胶充填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当地口腔牙体牙髓领域的空白。

 

 

四年后,再次来到喀什进行援疆的她,经验更为丰富,理念也更加成熟。一次,她接诊了一位因右下后牙区长期疼痛的患者,多次根管治疗均不能控制炎症,多位医生建议拔除患牙。经检查发现,患者为右下后牙45的根尖囊肿导致炎症迁延不愈,需要手术切除囊肿才能保留患牙。但囊肿(手术入路)与颏孔及下颌神经管位置相近,传统根尖切除术存在诸多风险,如去骨位置和范围不够精确,无法实现微创,还可能损伤下颌神经管和颏孔,导致面瘫、下颌麻木等术后并发症。

 

▲图丨3D打印手术导板下显微根尖手术

 

综合考虑,邱小玲果断决定引入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下显微根尖手术。彼时,南疆地区尚无此类先例,导板也需远送乌鲁木齐定制,但新技术使手术视野清晰,能精准定位去骨范围,可以避免损伤神经管,保障手术安全、精准、高效,做好充分评估后选择了新技术进行治疗。

手术台上,她屏息凝神,显微镜下刀刃游走如舞,最终以微创方式精准切除囊肿,控制炎症,保留了患牙。“我就相信,你们肯定能把我的牙治好,援疆专家果然名不虚传!”患者的肯定让她倍感欣慰:“第一次援疆是‘拓荒’,这次是‘精耕’,技术突破的价值,不就在此吗?”

 

 

术后一周,患者前来拆线,恢复良好,无神经损伤症状,再次对喀地一院口腔团队表达感谢。

 

授人以渔 育才强基让技术扎根边疆

▲图丨拜师仪式

 

“援疆人终将离开,但技术需要永远留下。”邱小玲深知,唯有培养本土人才,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医疗提升。她采用“师带徒”模式,培养口腔科牙体牙髓团队的核心骨干,并定期开设业务小讲课、病例讨论课,用思维导图拆解疑难杂症,将自身经验与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员。

 

 

一次椅旁教学中,自己的徒弟阿依努尔·阿不都热依木对一例复杂根管治疗犹豫不决,找不到根管口,她接过显微镜:“慢慢来,我带着你做。”一小时后,当治疗顺利完成时,阿依努尔·阿不都热依木激动的说:“原来我也可以,疏通钙化根管并没有那么难!”

 

▲图丨科室小讲课

 

为提升团队科研能力,邱小玲带领团队积极申报课题,获得广东省援疆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担任喀什大学外聘教师时,她将临床案例融入课件,甚至自费购买模型供学生实操。“邱老师的课像手术一样精细,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学生乌娟说,“她总说‘细节决定成败,要养成好习惯’,连传递器械的手法和摆放位置都要反复纠正,确保手术安全、高效完成。

 

 

2024年底,邱小玲因在教学工作的突出表现,获得“援疆教学优秀专家”称号,这也是对她对喀什医学人才培育所付出努力的最大肯定。

 

光影之间 跨越山河的坚守与成长

 

提到两次援疆的变化,邱小玲总会翻看那两张照片,初到喀什的忐忑,已化作再次援疆的笃定,更让她读懂“使命”二字的重量。

▲图丨口腔义诊

▲图丨科普直播

 

二度进疆时,邱小玲兼任了院长助理和援疆临时党支部纪检委员的行政工作,参与医院管理改革,将沿海经验融入边疆医院建设;期间,她深入县乡义诊,让牧民免去长途奔波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号”;更在民族团结活动中,用一场场健康科普讲座架起心灵桥梁。当2024年,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模范集体”称号,作为援疆医疗队成员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时,邱小玲表示:“能成为广东援疆的一份子深感荣幸和骄傲,未来还会继续发挥好粤疆口腔医学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

 

 

“自己在两次援疆工作中,收获很多。”在与家人分享体会时,她多次提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她学会了保持坚韧和乐观,要有破局思维;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倾听和团结,要有创新思维。“这必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如今,第二次援疆即将届满,邱小玲也对在喀什的一切留恋不已。“在我援疆的同时更多的是疆援我,感谢广东援疆前指和后方医院党委给我这个机会,感谢喀地一院提供这个平台,让我得到充分的历练。”邱小玲说,未来,只要有需要,她将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为边疆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道路上笃行不怠,让医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来源:健康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