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与儿童口腔健康防护指南——警惕"甜蜜陷阱",守护儿童牙齿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11 17:46:50
青团、粽子、月饼、汤圆……这些软糯香甜的传统美食,是孩子们的最爱!但宝爸宝妈们知道吗?这些美味背后藏着一个“大反派”——游离糖!它就像隐形杀手,悄悄威胁着孩子的牙齿健康 。
一、传统美食里的游离糖含量
1.糖分从哪里来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游离糖就是生产商、厨师或者咱消费者加到食品和饮料里的单糖和双糖,还有蜂蜜、糖浆、果汁里的糖。传统美食中,青团、粽子、月饼、汤圆都是“游离糖”的重灾区,就像一个个“甜蜜炸弹”。
2.游离糖的危害
游离糖可不只是在甜食里,好多加工食品,像果酱、碳酸饮料啥的,也都藏着它。游离糖是细菌的“能量站”,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时间长了,牙体结构就被破坏了。WHO建议,孩子的游离糖摄入量得减到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大概50g),要是能降到5%(大概25g),那就更健康啦。可现实中,孩子们一不小心就会吃太多游离糖,得龋齿的风险就蹭蹭往上涨。
二、游离糖摄入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危害
1.龋齿形成步骤
龋齿的形成就像一场“细菌大战”,主要是口腔里的细菌搞的鬼。细菌会利用糖分产生酸,这酸就像“腐蚀剂”,腐蚀牙齿表面,让牙齿里的矿物质流失,严重了就会形成龋洞。研究发现,甜食在嘴里待的时间越长,细菌利用糖产酸的时间就越长,得龋齿的风险也就越高。
2.儿童为何容易得龋齿
因为乳牙矿化程度低,如同“薄蛋壳”更容易被龋齿“攻陷”。爱吃甜食、睡前吃糖等习惯就好比给细菌“送弹药”。再加上孩子口腔自我清洁能力弱,细菌就容易在嘴里“安营扎寨”。所以啊,宝爸宝妈们可得多留意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采取预防措施。
三、护牙行动:六招对付“甜蜜陷阱”
1.控制游离糖摄入
控制游离糖摄入是预防龋齿的关键,就像抓住了“敌人”的要害。可以DIY自制低糖青团等传统美食,或者买成品的时候仔细查看食品成分表,选择低糖款。同时,要控制孩子吃高糖食品的次数和量,别让孩子一下子吃太多糖或长时间吃糖,不然牙齿可就要“遭殃”啦。
2.加强口腔卫生
加强口腔卫生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手段,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衣”。坚持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能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定期用牙线清理牙缝,吃完甜食及时漱口,减少口腔里的酸性物质残留。
3.定期检查口腔
定期检查口腔能早发现、早处理龋齿问题,就像给牙齿做“体检”。家长每半年要带孩子去口腔专科检查一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定期检查还有助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孩子小时候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要引导孩子少吃含糖高和酸性的食物,控制吃甜食的次数。多鼓励孩子吃蔬菜和水果,这些就像牙齿的“天然牙刷”,能把牙齿表面的细菌、糖类和食物残渣都清理掉。
5.使用糖替代品
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这些蔗糖替代品,味道和糖差不多,但细菌不太喜欢“吃”它们,所以致龋性很低。家长可以用这些替代品,让孩子少吃点游离糖。
6.家长要做好榜样
家长在孩子口腔护理方面特别重要,就像孩子的“领路人”。父母示范做好口腔护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还可以通过绘本、动画等趣味方式,教孩子认识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让孩子享受传统美食的同时,别忘了守护牙齿健康哦!转发这份指南,帮助更多家庭远离“甜蜜陷阱”吧!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减少游离糖预防龋病专家共识:https://rs.yiigle.com/cmaid/153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