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番禺院区/
  2. 海珠广场院区/
  3. 盘福院区

020-84427034

致敬丨何瑜:心系喀什口腔 践行优质护理

发布时间:2021-02-04 16:29:04

“援疆时间有限,但援助真情无限,我想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实实在在地为喀什各族群众做点事,尽可能的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口腔护理团队。”临近归期,往事如流,我院口腔科柔性援疆专家何瑜心中有道不尽的不舍。

2020年10月初,伴随着秋天的脚步,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何瑜来到我院,正式开启为期3个月的援疆之旅。从东南到西北,从临床到管理,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她都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在初步调研后,何瑜发现喀什地区口腔护理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同后方相比,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因此,她迅速理清思路,调整状态,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在寓教结合中协助我院口腔科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她借鉴后方医院的工作和教学经验,针对我院口腔科护理工作的现状,多次与努尔比亚•阿不都西库副主任讨论具体帮扶措施。


 1612427113584458.png

▲图丨何瑜初到喀什,便下沉一线开展调研


做好援疆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将更多的“财富”留下。三个月来,何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利用内地先进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摸索适合我院口腔科护理人员的教学方法,及时修正和细化工作方案,让帮扶工作更快、更好地展开。

 

1612427161102393.png

▲图丨何瑜前往疏勒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橡皮障技术推广


“援疆的时间有限,我不能让它从我手中溜走。”为更好利用仅有的援疆时间,何瑜紧锣密鼓地建立完善了口腔门诊开诊的相关规章制度,细分感控小组、责任护士等工作职责,确保疫情常态化下,科室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受疫情影响,在未能开展临床工作的日子里,她也没有停下援疆脚步。每日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线上互动学习,力争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留在喀什。

 

1612427198281001.png

▲图丨何瑜开展牙体牙髓、种植修复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培训


一有时间,何瑜便会召集护士们进行培训学习。一个周五的下午,口腔科发生了一件趣事。何瑜正在给护士们演示各种常用材料调拌方法,“这个材料调拌的稀稠度是根据医生做治疗的需求来定。想操作的都可以来试试,感受一下。”“何老师,我们也想操作,您给我们当考官,好吗?”循声望去,何瑜惊喜的发现几位口腔科医生也一直围在身边观看培训。

 

1612427241558548.png

▲图丨何瑜正在演示材料调拌技术


原来,由于口腔科未完全开展口腔科临床的医护两人四手操作(以下简称“四手操作”),很多口腔护理技能操作,大多都是医生独立操作。因此,每次何瑜在培训护士们进行操作时,医生们也凑过来学习,对操作练习跃跃欲试,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学习的氛围也愈来愈浓。

“自从何老师来了以后,护士们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了将技术学习的更好,她们经常下班后主动加班练习各项操作,尤其是四手操作,经常两位护士一组搭档,模拟医生和护士搭配进行四手操作,力争早日将这项技术熟练掌握。”口腔科邱小玲主任对科室的未来充满信心。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四手操作会逐步普及,大力推广口腔临床四手操作技术意义重大。何瑜常常在科室强调,“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四手操作中器械准备的是否充分、准确,将直接影响到医生治疗的质量、时间和患者的感受。因此,护士要利用四手操作,尽所能地帮助医生,使医生在轻松、顺畅的条件下完成治疗工作。”


 1612427289847824.png

▲图丨1月15日上午,何瑜协助我院口腔科开展南疆首例显微镜下根尖囊肿切除术的六手操作,大大提高了治疗工作效率和患者治疗体验


“感谢援疆专家为我院口腔科团队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尤其是四手操作技术。在援疆力量的帮扶下,我院口腔科诊疗水平得以迅速提升,缩小口腔护理工作水平与内地各大医院的差距,也将是口腔科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努尔比亚副主任说道。

即将启程返粤的何瑜,对援疆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次援疆路,终身援疆情。在喀什,我真正体会到了‘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在岗位上实现价值’的人生真谛。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守护各族人民生命健康我义不容辞,能够参与援疆工作,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以独特的方式造福南疆各族群众,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转自: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