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番禺院区/
  2. 海珠广场院区/
  3. 盘福院区

020-84427034

向先进看齐(八)| 致敬中国医师节——2021年“好医生”风采

发布时间:2021-08-20 15:28:22

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他们身穿白衣,奋战在临床一线,秉持“一切为了公众口腔健康”的初心,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口腔治疗。他们坐在牙椅旁,一坐就是一天,手中的机器忙碌不停,只为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他们是医院爱岗敬业的典范,他们是医院2021年“好医生”。



宋光保,特诊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常委。《口腔疾病防治杂志》编委。

宋光保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村家庭里,从小就深受蚜虫欺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发现有牙科医生相关学校学科,他便立志做一名牙医。工作以来,他始终将患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全身心投入医疗工作,遇到问题勤于思辨,学习新思维、新方向,提高效率,降低工作时间,不断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解除患者病痛。平淡是他生命的色调,对他来说,看书是生活中一件不可弃缺的事情,把一本书放在桌上,把电脑打开看看文献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了。刚开始做医生的时候,个人时间比较多,白天看病人,晚上就查资料看看文献上的观点或者处理方法,开始参照,进而改变,或是否定,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个现在的他,或许孤独,却不乏健康承诺中的安慰。通过不断的思辨和工作的积累,他提升了自身诊疗能力,帮助了更多的患者,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因为平凡岗位上的坚持付出成为了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




刘志强,口腔修复科副主任,修复科党支部书记,2019-2020年度及2020-2021年度连续两年获得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第五届“羊城好医生”。

刘志强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先后作为科室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关心爱护同事,宣传正能量,深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为科室发展出谋划策,推动科室更好的发展。经常和同事会诊交流治疗方案,跟踪义齿制作过程,互帮互学,把握细节。认真指导学生临床技能,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布置科目让学生检索文献总结相关问题的发展状况。工作谦虚勤恳,对待病人热情负责,注重诊前和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馈。合理安排患者院内各科的转诊和复诊时间,尽量避免患者挂号难和过长的等候时间,因此得到病人的认可和好口碑。

他从口腔各个临床专业做起,从点到面,从泛到精,结合口腔外科、牙周、种植等专业知识综合设计,能比较完美、准确的完成牙齿各种缺损、缺失的治疗和修复。临床工作20年,对各种类型修复方法和较高难度的种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并尝试将传统修复和种植技术结合开展更多样的镶牙方法,取得不错效果。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利用数字化技术尝试微创,精准的种植手术并提高了修复过程的准确度。同时通过病例积累,参阅文献和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交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先进性。病人的信任是他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他作为临床医生的荣誉。




刘从华,口腔正畸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口腔正畸学专家。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中国TWEED中心教官;《口腔疾病防治》、《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编委。

作为医生,仁心出发,不挑选患者,无论贫穷与富有、简单与困难,均一视同仁,认真做好每个病人正畸治疗的设计、操作及疗效观察,认真把控进修医生操作的每个环节,力求把病人面型美观及牙齿美观及功能做到极致。由于就诊患者大多数为在校学生,体谅到他们来做正畸治疗的不容易,对待迟来的患者从不推搪,也不因为其晚到的原因而敷衍治疗,仍按治疗需要仔细完成治疗,保证质量。做好患者的预约、解释及其他具体医疗工作,力求把每个环节做到最好。




杨剑珍,牙体牙髓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

作为番禺院区第三支部副书记,一直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力求在工作、学习上有进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和思想政治修养。作为一名口腔临床医生,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诊疗水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决患者的病痛,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并尽力提供最好的服务给他们,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一分付出,一分回报,她的耐心、亲和力和良好的服务为她赢得了不少患者的信赖,也为她自己储备了稳定的患者群。杨剑珍从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主攻牙体牙髓病学,对牙体牙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牙体美学修复、热牙胶充填技术、显微疑难根管治疗、显微根尖手术、牙体缺损的CAD-CAM椅旁即刻修复等。参加第三届萨尼“蓝色梦想”杯根管大赛获得优秀奖,病例入选2019年第二十四届华南国际口腔展“好病例分享会”。在科研方面,她一直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相关文献,扩充专业知识,寻找自己的科研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为止,她主持了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以后,还会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番禺院区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10年。 

工作以来,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对工作中遇到的复杂疑难问题认真研究,勤奋学习,注意积累和总结临床经验,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医者既要有仁术更应有仁心。在工作中,对病人态度温和,善于与病人沟通,不接受病人红包、宴请及馈赠,获得不少患者的认可和信任,多次接收到病人的表扬信、感谢信件。曾有一个有牙科恐惧症的患者,曾在多家医院就诊但未能配合处理,带着焦虑与恐惧来到口腔医院,在耐心地多次进行心理疏导与鼓励下成功帮她克服了恐惧,完成门诊颌骨囊肿手术,解除病痛。2019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服务明星”称号,在2019及2020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病人对他的信任,让他也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更加刻苦专研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




管东华,海珠广场院区第三党支部书记,海珠广场院区口腔种植修复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第六届“羊城好医生”。

自2008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博士毕业来口腔医院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临床一线上兢兢业业,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同事的好评。每年带教多名规培医师和进修生,在临床教学工作中,认真耐心,言传身教,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热心公益事业,为广大群众进行口腔知识宣教和义诊。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广州的时候,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带队支援社区核酸大筛查。用执着和汗水诠释了医生的神圣职责,用一份对信念的坚持和对认真的执着,践行初心和使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谢远雯,海珠广场院区儿童口腔科主治医师,硕士。

2013年研究生毕业至今,谢远雯一直从事儿童口腔医学的临床工作,它带给谢远雯的不仅是收入回报,更是她的兴趣爱好所在,符合她的个人价值观,自己也越来越喜爱这份工作。儿童口腔的临床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高尚的医德,对病人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遇到不配合的小患者,安抚工作有时比临床操作要花多几倍的时间。这时需要医生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病人如亲人,始终将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经验的积累使她在儿童行为管理方面越来越得心应手,加之工作态度良好让她得到许多病人的肯定,病人们送锦旗、写表扬信给她,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对她表示感谢——一幅自己创作的画,一点小零食,一个小玩具…...让她获得了事业成就感和源源不断的工作激情。但同时带来了“苦恼”——越来越多不配合的小患者前来找她看牙,导致工作更累但产值又不高,她无怨无悔,家长一句“谢谢您,谢医生,我孩子只愿意在您这里看牙”便让她很满足甚至是“骄傲”,疲惫感顿时消退。经过医患共同努力后,孩子越来越有信心,最终配合治疗的完成,看到孩子健康的牙齿,灿烂的笑容,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依然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服务于小患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