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番禺院区/
  2. 海珠广场院区/
  3. 盘福院区

020-84427034

兼顾功能和美观的精准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

发布时间:2021-04-22 11:03:10


2021年3月17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刘曙光主任、栾修文博士团队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成功为一例下颌骨大范围骨化纤维瘤的年轻女性患者进行了下颌骨病灶精确切除,并在兼顾功能和美观下行颌骨缺损的精准性修复重建。

患者女性,24岁,因“下颌骨反复无痛性肿物20年”收入院。患者4岁时即被发现下颌骨肿物,于外院手术治疗,2年后原病损部位再次肿大,波及下颌骨范围更广,遂患者13岁时再次于外院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示“下颌骨骨化纤维瘤”。3年后下颌区再次无痛性渐进性肿大致颌面部不对称、颏部偏斜明显影响外观(图1),遂半年前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刘曙光主任表示,经过全景片及头颅CT检查发现患者双侧下颌骨(右侧髁突至38区)大范围不规则高低混杂密度灶(图2、3),结合本院病理科会诊结果,患者双侧下颌骨符合骨化纤维瘤的诊断。刘曙光主任随即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建议双侧下颌骨病灶切除的同时行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考虑到患者为年轻女性,对外观及术后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刘主任告知患者及家属,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通过精准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保证肿瘤精确切除的同时,利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进行精准的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这样不仅可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下颌骨外形,而且可以在三维方向上恢复下颌骨的位置,为后期在移植腓骨上种牙恢复咬合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1.jpg


未标题-1.jpg


患者及家属充分考虑后,于2021年3月14日患者入院,为了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入院前刘曙光主任、栾修文博士团队就对患者进行了数字化外科设计以及手术模拟。术前充分评估肿瘤切除范围,模拟肿瘤切除(图4),而且为了获得下颌骨独特的马蹄形结构,设计腓骨骨断截骨长度及角度(图5)后模拟重建下颌骨的三维位置(图6),保证最大程度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术前设计及准备完善后,于2021年3月17日进行全麻手术,由栾修文博士利用术前设计肿瘤切除导板进行肿瘤的精确切除,由刘曙光主任进行了长达25厘米的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的制备。两位博士利用术前设计的腓骨截骨导板、塑形导板以及预弯制的个性化重建钛板,对患者下颌骨缺损进行精准重建。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也非常满意(图7、8)。


4.jpg


5.jpg

6.jpg


7.jpg


数字化外科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模式,有很大的优势。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肿瘤的切除、下颌骨的三维位置重建、成形钛板的弯制以及咬合关系的恢复主要依靠术者的临床经验,缺乏一定的精确度以及个性化的设计。而数字化外科技术,可以通过术前三维重建、手术模拟,及时发现设计缺陷并进行改正,而且可以将手术方案直观的呈现给患者,便于沟通,提高效率。术前设计的个性化截骨导板和重建钛板,一方面使手术更加的精准,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手术精度,另一方面可有效定位重要的解剖结构,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前,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在数字化外科技术的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不仅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切除后同期数字化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复杂牙颌面畸形的正颌手术中,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正颌外科诊断、手术设计和手术实施方面应用的也非常成熟。数字化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广大的医患提供了具有可预见性、安全、高效、精细化、微创化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