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根管治疗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0-08-11 19:11:32
【作者】 黄健仪
【受访专家】柴巧学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编辑】 谢晓
龋齿迟迟不治,炎症伤及牙髓,往往需要做“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在牙齿上动的一个小手术,清除炎症后,牙痛便能得到缓解。
过程是什么样的?会很痛吗?
别担心,这些疑问,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柴巧学医师,一一为你解答。
治疗前: 吃饱一点,有病要先说
建议术前一定要吃饱,适当饮水。
柴副主任透露:“本身就牙痛,情绪紧张,还饿着肚子,很容易就出现低血糖、晕针的情况。”
另外,要把全身病史告知医生。
如果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肝病、肾病等基础性疾病,都需要把系统性疾病控制好了方可以开始进行根管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当炎症已经引起口腔内软组织的间隙感染,患者无法张大口时,也无法治疗。
治疗中: 麻醉无痛,步骤不复杂
“提起打麻醉针,很多患者都怕打针痛,其实大可不必太害怕,现在的麻醉注射技术是可以微痛甚至无痛的。”柴副主任说道。
在根管治疗前,医生会根据情况,对牙齿进行局部麻醉或阻滞麻醉。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镇静方法,缓解患者的过度焦虑和恐惧。
正式“动刀”就三步
1、清理发炎或坏死的牙髓,预备根管。
炎症消除后,疼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封闭根管。
在根管消毒后,再对牙根管进行严密的填充,以隔绝外面的刺激。
3、用临时材料修复牙冠。
一般做根管治疗的牙齿都会有牙体硬组织的缺损,为更好地保护患牙及恢复外形、功能,做完根管充填以后,需对患牙进行修复。
要拍几次牙片?辐射会很大吗
整个根管治疗过程中,共至少需要拍三次数码片。辐射量很小,完全不用担心。
第一次牙片(治疗前)
目的:确定炎症情况和范围,从而判断整个治疗的难易程度。
第二次牙片(治疗期间)
目的:对根管进行探查,确定根管治疗器械的工作长度。
第三次牙片(治疗结束后)
目的:查看根管治疗是否填充到位。
比如,整个根管是否有严密封闭,否则后续会继续发炎; 是否出现超填或欠填,影响治疗效果。
治疗后: 牙齿轻微胀痛,很正常
柴副主任表示,根管治疗后的两三天,有的患者牙齿会有些麻麻胀胀、轻微的疼痛感,这些都是正常反应,无须担心。
但如果疼痛感一直持续,甚至有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复查。
同时她提醒,术后不能咀嚼过硬、有黏性的食物。因为,除了一次性椅旁修复外,大多数牙齿做完治疗都会先使用临时性的修复材料,一旦临时修复体脱落,也要及时复诊封闭。
观察一到两周后,如果没有特殊症状,要跟医生约好时间,进行永久性修复。
几个月后: 牙齿怎么又痛了
“治疗后一段时间,牙齿突然出现任何不舒服,都需要及时跟主诊医生联系。”柴副主任提醒。
牙痛可能跟这些原因有关——
医源性因素:因为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有时候会出现遗漏根管的情况,发生残髓炎,导致再次发炎;极少的情况下,药物的消毒作用不理想,没有完全杀死细菌等,也有可能因为残留的细菌再发炎。
患牙因素:如果牙齿未能得到及时修复,抗折性能降低,无法承受正常咬合,当咀嚼硬性或过韧的食物时,有可能发生牙冠牙根的折裂,从而出现持续性的咬合疼痛,牙龈肿胀。
一般来说,根管治疗成功的牙齿,且得到了及时的永久性修复,加上患者有良好的口腔习惯、坚持定期复查,可以长期保存且行使功能。(编辑:谢晓)
修复牙冠永久性材料怎么选
柴副主任表示,目前共有以下几种永久性的修复形式。
●树脂补牙:价格比较便宜,适合缺牙范围较少且无改善外观需求的前牙。
●嵌体、高嵌体或髓腔内固位体:价格较贵,适合缺牙范围不大的磨牙,精密度较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剩余牙体,保护牙齿周围的软组织,且美观耐用。
●牙冠(半冠、全冠):价格较贵,适合前磨牙及缺牙范围较大的磨牙,该修复体将牙体特别是咬合面完全覆盖起来,可以达到良好的保存剩余牙体的作用。
具体怎么选?
医生会根据患牙的位置,如前牙、双尖牙还是后牙,牙体缺损的情况,牙齿需要承担咀嚼功能的强度,是否需要恢复美观或改型等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材料,为您推荐不同的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