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位点保存知多少

前言

有些患者在拔牙的时候,医生会建议做“位点保存”。到底什么是位点保存,有没有必要做位点保存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关于“位点保存”那些事。

01位点保存是什么?

位点保存,指的是拔牙即刻或拔牙后拔牙窝愈合早期,为减少牙槽骨吸收,实现牙槽骨保存或增量所采取的一系列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上,通过在拔牙窝内移植或充填生物材料,以阻断或减缓牙槽骨吸收,有利于保持和改善软硬组织轮廓,满足种植修复的功能和美观需求。



图1 位点保存避免了拔牙后牙槽嵴萎缩

 

02位点保存真的有必要做吗?

最理想的种植修复需要具备适当的三维骨量,即常说的骨高度、骨宽度以及骨密度。

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牙齿拔除后,缺牙区的牙龈和骨组织会发生生理性改建。其中牙槽骨会发生40~60%的吸收,角化龈和软组织的量也会减少。尤其在上颌前牙区,拔牙后的骨吸收更为明显。



图2  上颌前牙区拔牙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很多上颌前牙缺失患者就医时,种植术前检查发现牙槽骨吸收严重,已不具备种植条件,或者需要进行复杂的骨增量手术。然而这不仅需要开辟第二术区获取足够的自体骨,还需要置入钛钉或钛网辅助成骨,增加了患者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延长了整个治疗周期。相对而言,如果在拔牙后同期进行牙槽嵴和位点保存,将能有效减少或避免种植术前复杂的骨增量手术。



图3  上颌前牙区牙槽骨严重萎缩

 

03位点保存是怎么做的?

广义上,凡是能减少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方法,均可视为位点保存。临床上常用的位点保存技术有拔牙创内生物材料移植、GBR技术、即刻种植等,均为相对微创且较成熟的技术。患者无需过于担心。

1)拔牙创内生物材料移植近年来,自体及异体骨移植、各种人工骨替代材料、生物胶原或血液浓缩制品已被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



图4 人工骨替代材料行位点保存

 

2)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GBR技术是目前公认安全、有效、可靠的骨增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种植领域。对于拔牙后牙槽骨壁有缺损不能即刻种植的病例,实施GBR技术行位点保存可有效维持或扩增牙槽嵴轮廓。



图5  GBR技术行位点保存(a,b 拔牙后唇侧骨壁缺损;c,GBR技术;d,种植备洞后)

3)即刻种植(即拔即种)即刻种植已经是较为成熟的种植技术。早期种植可预防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和萎缩,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图6 即刻种植病例

 

04位点保存患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拔牙前,建议咨询种植专科医师可否行即刻种植,或什么时间行种植手术较为适宜。拔牙时,应告知拔牙医生后期有种植意愿,拔牙时做到尽量微创。确定实施位点保存术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注:

① 图1引自Pagni G, et al. Postextraction 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 Biological Basis and Treat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istry. June 2012.

② 图2 引自Patrick Palacci, et al. Soft tissue enhancement around dental implants. Periodontology 2000, 2008,47(1):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