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丨守护儿童灿烂微笑!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四院齐为儿童送健康福利
" 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叫龈沟,通常有食物残渣或软垢,我们刷牙时,先用牙刷倾斜 45° 把把这里横向揉擦 10 下,大概是两颗牙的宽度,再上牙往下、下牙往上这样拂刷,这样就能把龈沟的脏东西刷出来。" 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总院区 " 六一 " 儿童节义诊区,医生正在耐心地教一名 8 岁的女孩刷牙。
6 月 1 日,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总院区、番禺院区、海珠广场院区、盘福院区四个院区同步开展多样义诊活动,热情邀约全省家长、孩子们亲子同乐,共同庆祝孩子们的节日,一同守护孩子口腔健康。
据了解,医院为广大少年儿童准备了 150 多个免费口腔涂氟号、近 200 人的小小牙医体验营及刷牙比赛、不限额的口腔综合检查及健康义诊等活动,还为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准备了爱牙护齿 " 大礼包 "。同时,就家长关注的 " 孩子在家怎么保养牙齿 "" 小朋友的乳牙坏了是否需要看 "" 如何才能让孩子愿意配合看牙 "" 多久需要带孩子去一趟口腔医院 " 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安排了多场健康科普活动。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 5 岁儿童平均有超过 4 颗蛀牙;第二次全国口腔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 12 岁儿童恒牙患龋水平高居全国各省之首,开展全省口腔预防与治疗工作刻不容缓。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副主任刘楚峰主任医师对新快报记者称,总院区 6 月 1 日上午的义诊是正畸科主导,主题是 " 自信微笑——牙齿矫正,从娃娃抓起 ",义诊一方面通过宣教,进行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的维护、刷牙的正确方法科普;另一方面通过义诊,指导和回复青少年早期矫治的一些相关问题,包括小朋友的日常习惯、行为方式等,还有筛查家长没有发现的、需要尽早干预的错(牙合)畸形。
" 早期矫治不是新话题,是正畸学科的重要项目。它没有明确的年龄分界,而是根据错(牙合)畸形的产生原因、发病机制、发展情况、处理干预的最佳时机等来进行干预。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最佳的干预时机是不一样的。" 刘楚峰告诉记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讲的 " 地包天 ",两岁左右乳牙期就能看出来了,三岁左右可以干预,但此时小朋友的配合度成问题。" 她表示,3 岁后、6 岁前是 " 地包天 " 的最佳干预时间。但很多家长说,3-6 岁孩子的配合度还不太好,还是等孩子换牙了再干预。她建议,如果错过了 3-6 岁的最佳干预期,孩子大概 6 岁开始出恒牙,如果这时候还是‘地包天’,就不要再拖了,尽早干预。
" 孩子如果有一些面容的改变,3 岁就应该来咨询正畸医生。" 刘楚峰表示,如果确诊 " 地包天 " 等错(牙合)畸形了,医生会帮家长筛查造成的原因,是遗传、不良习惯还是外界环境因素,帮助家长建立者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就可以从个人因素着手,去除不良因素和习惯,等到小朋友能够配合干预了,进行早期矫治,可以降低矫治难度。
刘楚峰指出,常见的引起错(牙合)畸形的不良习惯,其实都是肌肉神经的不良记忆,例如吐舌吞咽、偏侧咀嚼等。" 我们接诊过母子二人都有‘地包天’,检查后发现孩子有吐舌吞咽的不良习惯,与家长反馈后,家长才知道自己也一直如此。我们鼓励妈妈也纠正这个不良习惯,妈妈能做到,小朋友克服起来自然就更容易。"
另外,遇到脊柱侧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鼻炎、舌肌功能异常等的继发的错(牙合)畸形,正畸科医生都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先去治疗原发病。当然,医生还能帮助家长甄别一些暂时性的错(牙合)畸形,在生理范围内,不需要处理。
据了解,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以守护儿童口腔健康为己任,围绕 " 儿童龋病防控体系的构建、管理、评价及推广 " 等关键科学问题,自 1995 年开展时间跨度长、人群覆盖面广的儿童龋病定期监测,构建三级防控、四位一体的儿童龋病专业防控管理体系,形成儿童龋病防控 " 广东模式 ",并在全省进行多点试点,目前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和珠海市已经应用,在全域进行实施,成为有社会效益的公共卫生项目,守护我省儿童口腔健康。
2009 年,医院聚焦广东儿童龋病 " 重灾区 ",成立微笑 " 童 " 行志愿服务队。针对山区儿童口腔健康问题,十余年如一日地开展微笑 " 童 " 行——护航山区儿童口腔健康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通过为山区基层牙防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山区口腔志愿专家,带动了各层级口腔医院国内口腔权威专家志愿者参与其中,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人员众多的 " 微笑童行 " 牙防志愿服务专家队伍;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一次口腔保健 " 微笑课堂 " 宣教服务、进行一次龋齿健康检查干预、赠送一份爱心礼包,组织志愿医护专家 N 次随访干预,跟踪解决儿童口腔健康问题,长效实施 "3+N" 志愿服务模式;志愿服务队积极推动基层医院周末、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开启 " 爱心门诊 ",方便儿童利用假期就诊;大力倡导省级口腔医院为山区儿童、特殊儿童开设绿色就诊通道,享受优先治疗、免挂号费等待遇,并且开展医务志愿者定期随访,督促按时复诊等服务,为基层山区儿童构建爱牙护齿 " 绿色通道 "。
项目通过 " 到山区 "" 下基层 "" 进校园 " 等志愿服务途径,带动各山区基层医护人员,联动辖区教育部门和乡村家庭等相关群体,形成项目实施合力,累计为全省 78 万人次山区适龄学龄儿童完成口腔检查,其中为适龄儿童免费封闭第一恒磨牙 140 万颗,为 55 万人次儿童实施局部用氟。覆盖地区儿童的口腔患龋状况得到有效改善,逐步提高山区对儿童口腔健康保护意识,构建了山区儿童口腔健康保护志愿服务体系。其中 " 学龄儿童窝沟封闭 " 项目已经覆盖广东省 21 个地市,地市覆盖率 100%。
目前广东省多个地市将 " 儿童新生恒牙窝沟封闭项目 " 已经列入当地民生实事,助力广东省农村的防龋效果保护率提升到 52.7%,较城市有较大提升。农村已封闭组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及龋均较未封闭组下降比例为 48.1%、54.2%,覆盖地区儿童的口腔患龋状况得到有效控制。项目荣获第三届全国卫生健康 %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全国赛金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22 年度广东省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口腔健康教育分队;2022 年广东省 " 益苗计划 " 省级示范项目;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优秀案例。被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评为 " 健康口腔推广基地 "" 健康口腔指导中心 "。
来源:新快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