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孩子换牙换成“双排牙”!医生:与饮食习惯不良有关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李桂花 报道
10 岁的小杨,因为牙齿咬合不正,慢慢出现暴牙特征,说话也口齿不清,经常会被同学笑,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为什么会出现咬合不正?青少年儿童有哪些口腔问题需要及时发现、治疗?
每年 5 月 15 日,是 " 世界正畸健康日 "。今年 5 月 15 日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广东省口腔医院 ) 正畸党支部到南燕小学进行口腔正畸知识科普宣传,给学生做口腔检查。
" 双排牙、牙齿不齐、咬合错乱、暴牙、蛀牙等,是少年儿童常见口腔问题,通过科普牙齿问题的危害及治疗方法,希望孩子们更加注重口腔健康。"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刘从华如是表示。
孩子长出 " 双排牙 " 应当及时处理
" 每年正畸科都会接诊几百例‘双排牙’的孩子。" 刘从华主任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现在在孩子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 " 双排牙 "。
怎么会长了两排牙?这是什么情况?需要拔牙吗?……
对此,刘从华主任表示,大部分的孩子 6-7 岁左右萌出 " 恒牙 ",直到 12 岁左右所有乳牙被替换。而所见到的 " 双排牙 ",在医学上,被称作为乳牙滞留。
它通常有 2 种表现:第一种就是明显看到恒牙已萌出一段时间,但乳牙却犹如钉子户,就是不走;第二种情况就是恒牙尚未萌出,只因被霸道的乳牙抢占了的位置。
为什么会发生乳牙滞留?原因很多,其中与饮食习惯不良很大关系,现在有很多家长,给孩子吃得非常精细,尤其是处在换牙期的孩子,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他们咬不动,牙疼,就给孩子进食一些软食、甜食等不费力易咀嚼的食物。殊不知,这会给他们带来 " 双排牙 " 的隐患。
刘从华提醒说,孩子出现 " 双排牙 " 要及时到牙科拔牙,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带来牙齿畸形、面部颌骨发育问题。
父母有 " 地包天 " 或 " 小下巴 " 会遗传
牙齿错位、排列不齐及牙颌面关系不调等各种 " 牙面异常 ",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刘从华表示,父母有 " 地包天 " 或 " 小下巴 " 等面容特征,其子女类似颌面畸形的发生率则显著提高,我国错合畸形的遗传因素约占错合发生病因的 29.4%。
而后天的环境因素为人为可预防的因素,包括发现多生牙、缺失牙,乳牙过早脱落及 " 口呼吸 "、" 吐舌 "、" 咬手指 "、" 偏侧咀嚼 " 等常见不良习惯,儿童及青少年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尽早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对预防早期错合畸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牙齿错位、排列不齐及牙颌面关系不调等各种 " 牙面异常 ",不但影响外貌的美观同时也影响口腔功能,刘从华表示,研究和解决这些错合畸形问题即为正畸。
" 小下巴 "" 地包天 " 最佳矫治时机要把握
孩子牙齿畸形的危害、正畸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对此,刘从华表示,儿童的牙颌面畸形会影响正常的颌面外观、口腔卫生甚至身心健康,因而建议每年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尽早预防及阻断早期的错合畸形。
他建议, 一般无颌骨异常的儿童最佳正畸年龄为 12-14 周岁,而有口腔不良习惯、" 小下巴 "、" 地包天 "、" 面部偏斜 " 等情况的儿童应视检查结果尽早治疗,如 " 地包天 " 儿童建议在 4 岁左右的乳牙期即开始矫治,而 " 小下巴 " 的儿童则建议在 9-12 岁期间及时矫治。
同时,他提醒说,正畸方式各种各样,包括活动的、功能的及固定牙箍、隐形牙箍等,选择正规的医院、专业的正畸医生后,在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下选择合适的矫治器。
【学校】将学生的口腔健康内容纳入教学工作
南燕小学倪校长还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口腔知识宣传教育,将学生的口腔健康内容纳入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指导学生正确刷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组织校内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率达到 100%,对在体检中发现蛀牙等学生,会提醒家长带到有资质的医院为孩子诊治。
【相关新闻】
口腔医院援疆干部来到喀什大学义诊
记者了解到,5 月 15 日,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援疆干部刘俊峰和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努尔比亚 ·阿不都西库带领科室 10 名骨干医师还组成义诊小组,来到喀什大学开展 " 世界正畸日 " 健康宣讲义诊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刘俊峰为 1200 多名师生进行口腔正畸知识及口腔健康教育讲座,讲座从口腔正畸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及适应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讲解,并结合精彩的病例展示,让大家对口腔正畸有了清晰的理解,更科学地认识到牙齿矫正的必要性以及牙齿矫正时机的重要性。